10月17日,校党委统战部组织我校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一行30余人人赴咸阳旬邑参观学习,这也是我校统一战线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计划安排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此次考察学习全体人员先参观了旬邑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马家堡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前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6年底至1939年底,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包括关中特委(特委书记习仲勋)、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霍维德)、特区司令部(司令员张仲良、政委习仲勋)驻马家堡村,1937年9月,关中特区改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1936年1月,受中共中央委派,习仲勋同志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其中在马家堡工作战斗将近三年时间(1937年3月—1939年底)。为了抢救保护革命遗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县委县政府决定于2010年5月份开始修建,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旧房屋全部落架维修。共维修了9院112间2200平方米,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革命先辈蜡像馆、关中特区纪念馆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完成了陈列布展,已于2011年7月份对外开放。
之后参观了马栏革命旧址,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西安乃至全国各地仁人志士和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1937年10月至1949年4月,马栏是中共陕西省委、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长达13年之久。习仲勋、汪锋、张德生、赵伯平、张邦英、霍维德、张仲良、王世泰等革命家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过。马栏革命纪念馆分为: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区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的建立和发展、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的建设、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保卫边区、解放关中、永远的马栏等八个单元,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图片、雕塑等艺术品以及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老一辈革命家在马栏领导革命进行了生动、形象、直观的再现。
在以上两地的参观考察中,我校统战成员及无党派人士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览、参观革命旧址及纪念馆,增加了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革命历程和高贵品质的了解,深化了大家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对现在和平生活的感激。本次考察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内容及实践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全新的认识。考察中大家密切交流讨论,深切感到:坚持和发扬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重要性。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应凝聚正能量,多发好声音,乐于担当,同心同德,有效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
